建筑工程领域房屋渗漏日益严重,成为房屋质量投诉的焦点。住建部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时虽有所扭转,全国各地对房屋的渗漏治理不同程度地做了不少工作,但成效差异较大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假冒伪劣材料猖獗。据近3年统计,全国各类新型防水材料的产量占总量的比例增长了7~8个百分点,已接近40%。但防水材料市场的基本状况仍处于良莠不齐、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的局面。伪劣产品以比正规产品低60%以上的价格倾销,市场占有率很大,使正规的大中型企业难以为继,新型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受到的冲击较大。国内知名防水公司由于坚持产品质量,甚至不得不以牺牲市场为代价,失去了很多市场份额。大量防水材料的生产失去监控,直接导致假冒伪劣材料主导着防水市场,严重危害建筑质量,使关于建筑渗漏的质量投诉居高不下(新建工程两年内渗漏率为57%,住房工程质量投诉中有关房屋渗漏的投诉占40%以上)。
政策措施未能到位。1991年以来,国家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一系列重要法规与文件,但是这些法规文件因宣传贯彻不力,认真执行者甚少,较多存在有法不依、执法不严,缺乏监督机制,导致材料、设计、施工、建设等单位都存在管理上出现漏洞或不负责任以及腐败行为的问题。
防水设计软弱无力。防水层的选材本该由设计人员严格按《规范》要求进行,然而,不少设计人员却不熟悉防水材料的品质,往往被一些不良供应商的虚假宣传所误导或蒙骗或甘愿被误导,(不自觉地选用了伪劣产品)而选用了不合适的防水材料方案。假若这种情况还算是失误的话,那么,设计人员受开发商干预过多,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职责,将选材这一项最为关键的职责让给建设单位去决定,建设单位或开发商为了自身利益,多数认同伪劣产品并恶意压价,以低价购进,设计人员只能听之任之。
施工质量难以提高。假冒伪劣防水材料泛滥,紧跟着的是将防水工程造价压得很低,使正规的防水专业施工公司难以中标,迫使工程落到一些无资质、有挂靠关系的低素质包工队手中。这些包工队通过大力攻“关”,中标之后就大肆偷工减料,粗放作业,一旦发生渗漏,则用几桶涂料修修补补就应付了事。这种状况,使提高施工质量要求变为一句空话。
建设单位的行为不规范。经分析,防水工程质量出现以上恶性循环和防水行业面临危机的根源,在于建设单位或房地产开发商主导了市场。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成为影响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因素,主要表现在防水工程招投标中的“黑白合同”问题突出,或实施无底价竞标,或在招标书中恶意压价(其中包括预算定额订得过低因素),有的防水工程不实行招标以及一些设计单位不坚持原则等,导致假冒伪劣防水材料和不具资质的防水施工队得以进入工程。
据中国工程院一位专家介绍,国内某知名开发商用于楼盘漏水的维修费用达到3亿元。因此,为了保障购房者的利益和减少渗漏带来的经济损失,房地产开发商应对防水问题进行重视,使用质量过硬的防水产品,规范防水工程市场,保证施工质量,让老百姓和房屋渗漏说再见。实践表明,工程一旦发生渗漏,治理费用及经济损失的代价是十分昂贵的,特别是墙面工程和地下工程,仅治理费用一项可达原防水费用的5~10倍。
所以选择一家有实力的防水公司,一个有影响力的防水品牌,一套有说服力的防水产品尤为关键。bat365旧版绿色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国家二级防水资质,国内防水十大品牌,专注防水20年,千百宗成功防水工程案例见证,产品获得多个国家专利和科技奖项。并免费为广大客户提供咨询。电话:400-777-2203